化工纯水设备金属软接头:天然气管道保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探讨

化工纯水设备金属软接头:天然气管道保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探讨

日期:2018-4-19 浏览量:699

天然气管道保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探讨

雷达  蒋华全  尹浩  管贞平

西南油气田公司储气库管理处

 

 
 
 
 
 
 

摘 要: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,城区、乡镇建设的迅速扩张以及地区等*的不断提升,天然气管道保护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,加之.三方施工的增多,管道的“生存环境”受到.大的威胁和挑战。本文通过分析天然气管道保护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风险因素,探索管道保护在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企地联防等环境风险管控举措。

关键词:管道保护  环境风险  企地联动  管控措施

 

 

 

管道是天然气输送的主动脉。据资料显示,川渝地区在役输气管道逾8500km,在役燃气管道近23000km,天然气管道纵横交错、错综复杂,加之地质灾害频发,中石化黄岛输油管道“11.22”.大事故、中石油中缅管道“7.2”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等,再次警醒我们,加强管道运行日常巡查、做好管道环境风险辨识、防止.三方破坏及地质灾害,成为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。

相*寺储气库作为西南地区.座地下储气库,是“十二·五”期间.投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设施,年调峰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。储气库所辖近160km的双向输气管道,横跨重庆市5个行政区、20个镇(街道)、66个行政村,因其管径大、输送介质压力高、输气量大,出现泄漏、爆管等异常停输后社会影响大。管道基本情况见表1

 

 

1  天然气管道的外部环境风险分析

 

相*寺储气库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高陡山区、平坝丘陵、区镇经济开发区、以及嘉陵江等山川河流,其中丘陵地区占75%,高陡山区占25%,沿途三、四类地区所占比例达到60%以上。表2为管道途径地带的区域分布*览表。

1.1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管道走廊的安全保护矛盾凸显。

近几年来,随着川渝经济圈的快速发展,大型铁路、高速公路、城市快速干道等大型工程相继上马,各类园区规划(扩建),.对地方基础建设投入加大,农村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基础建设等,留给管道安全走廊越发狭窄。仅2014年*2016年,储气库天然气管道相继与新规划建设的3条高速公路、2条铁路、30余条乡村道路建设近40余个作业点交叉。项目规划设计前的地质勘探、农民的修房造屋等小型作业随机性强,管道保护的安全风险更为突出。

1.2 机械作业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致使管道的.三方破坏更具有偶发性。

目前的施工作业几乎*采用机械作业,机械作业具有作业速度快、施工效率高、工程成本低等优势。但机械作业对管道的破坏更直接,破坏力更大,近年来的管道失效事件中机械作业造成管道的.三方破坏占90%以上。

1.3 社会对保护油气管道设施的意识不强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*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》对管道上方的土地使用以及相邻设施的安全距离做出了诸多限制,无疑会影响到管道沿线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和当地项目的开发,影响乡镇、乡村的发展规划,影响老百姓土地的流转与开发,这也是部分地方.、.别是普通老百姓对油气设施保护积.性不高的重要原因。

1.4 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成为影响管道安全的潜在风险。

由于地质滑坡、地下煤矿开采、管道建设等必将引起管道沿途地形地貌的变化,防止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需要提前进行管道走向的地形评估和勘察,需要在日常管道巡查中及时发现苗头、发现隐患,立即开展隐患整治,快速消除隐患。[J]

1.5 油气设施建设标准与安全保护要求不相适应。

管道建设勘察设计、路由选择、管材质量、施工质量等好坏直接影响管道后期的安全运行,建设中潜在隐患隐蔽性强,风险显现滞后,不容易发现和及时处理。管道的附属设施、警示标识等标准不高,后期维护未跟上等因素,与.定的外部环境因素相结合,将形成管道保护新的安全隐患。

 

2 管道保护环境风险的管控措施及效果

 

针对天然气管道周边.三方施工日益增多、外部环境风险日益增大的形势,我们立足管道运行本质安全,通过强化管道巡护安全责任制落实,逐渐探索出天然气管道保护从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地企联防的外部环境风险管控措施。

2.1人防——编织管道保护“网格屏障”

人防是油气管道防护的重要措施。相*寺储气库采用“管道保护工+村民巡线员+沿线信息员”的方式,编织构成管道保护的“网格化防护屏障”。管理处配置专业管道保护工12名,外聘村民巡线员27名,沿线信息员若干。管道保护工、巡线员、信息员各行其责,相互配合,确保管道保护全方位、全天候、全覆盖。

管道保护工:负责每周*次对属地范围内管道全覆盖的巡查,负责协调处理管道周边的问题,监督考核村民巡线员工作,开展对沿线村民的宣传,定期联系村社工作。

村民巡线员:他们是管道沿线外聘的临时用工,每日负责对居住所在地4-5km管道进行线上巡查。由于村民巡线员为就近聘请,具有对当地建设规划、施工作业、地形地貌清楚等优势,能有效弥补管道保护工巡护力度不够的问题,消除管道巡护的盲点。

信息员:信息员为管道周边500米范围内居住村民,他们作为信息情报员,负责收集居住地附近管道周边信息,发现有危及管道安全的行为和隐患及时报告。

2.2物防——构建管道安全“绿色走廊”

物防是通过完善管道附属设施,加密警示标识,加大管道保护宣传,醒目管道走向,构建管道安全的“绿色走廊”。我们的做法是:

“亮化”管道附属设施。通过定期清理管道堡坎、标识桩表面杂草、污物,开展堡坎着色和标识桩的除锈刷漆,确保管道附属设施和管道走向清晰。

“高低搭配”加密标识桩。随着退耕还林及农转非政策的实施,管道沿线荒废的土地越来越多,管道建设时的标准标识桩逐渐淹没在茂密的丛林与杂草中。我们在清理杂草的同时,加密安装标识桩,创新研发3米高的加长桩,解决了林区和植被茂密地段标识桩被遮挡的问题。这种3米高的加长标识桩创意正在申报“.新型实用专利技术”。

“砖桩结合”完善警示标识。管道警示砖是储气库研发的*种集管道宣传与警示功能于*体的警示标识。常规的管道走向采用堡坎油漆着色的方式标识,因川渝地区气候潮湿,油漆附着力差,容易褪色或被青苔、杂草所覆盖,经验告诉我们,堡坎的油漆着色需要3年*大修。相*寺储气库自主创新,采用厂家订制管道保护警示宣传瓷砖(信息包含管道名称、输送介质、警示提示、报警电话等7项内容),再镶嵌在管道沿线堡坎或混凝块中,做到30米左右*块,既起到管道走廊警示标识作用,也起到管道保护宣传作用。

图1  现场效果

图2 警示*

 

“三色预警”受控管理。针对管道两边200米范围的施工作业,我们建立了“红、黄、蓝”三色预警受控管理机制。要求管道保护工每天统计上报管道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施工作业,凡是在100-200米范围内的施工作业为“蓝色”预警,在10-100米内的施工作业为“黄色”预警,在10米内的施工作业为“红色”警告。三色预警列入管理处生产受控,并进行风险作业活动网上公示。

2.3 技防——完善管道防护“监控网络”

相*寺储气库借助物联网,利用GPS巡线监控、无人机航拍、视频远程传输等技术手段,逐步建立完善管道防护监控平台,为管道保护工作注入科技动力。

依托管道GPS地理信息系统,采用GPS巡线监控系统,实现对管道保护工、巡线员巡线工作计划、巡线轨迹、巡线工作质量进行监视、考核。通过无人机航拍资料,实现对管道穿越林区、地质滑坡敏感区域等的快速巡查,也便于*导在办公室内了解管道沿线的基本情况。在地质滑坡地段设置地质灾害监测设备,在高风险作业地段安装远程视频监视系统,可24小时监视现场情况,实时掌握现场变化,及时处置违章行为,快速应对突发情况。

2.4 企地联防——搭建管道信息“共享平台”

加强石油企业管道安全主体责任,强化地方.管道安全监管职责,切实落实企地三*联系机制,实现管道安全信息共享,资源共享,搭建企地信息畅通的共享平台。

管道保护工每月联系村社。以管道为纽带,以走亲戚的方式,同村民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,使沿线的村民都成为管道安全的宣传者、报警员、守护神,做到重要信息.*时间掌握,从根本上降低管道.三方破坏的风险。

集注站每季度联系乡镇(街道)。乡镇作为村社的主管部门,掌握着所有村社基础建设、村民修房建屋和建设开发等审批权限。通过定期联系,让.部门主动参与到管道保护工作,从源头上掌控管道的安全。同时可利用乡镇召开安全会议等机会,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,让管道保护宣传工作走进企业、走进学校。

管理处每半年联系区(县)主管职能部门。通过与区(县)*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,可以提前掌握区(县)内的规划,可以沟通协调需要地方.解决的问题,同时更好地为与乡镇、村社*定期联系创造好的局面。

2.5 取得的工作实效

管道保护企地联系机制基本形成。各*.均明确了管道管理工作对口协调部门,管理处与辖区内的区(县)、镇(街道)、行政村定期开展工作对接,建立了管道保护通讯录、工作微信群,每月向地方.报送《储气库管道安全工作简报》,做到信息共享。

管道保护全民情报员氛围基本形成。自2013年储气库来建成投运以来,管理处共接到村民主动预警电话200余次,信息符合率80%,有效地遏制了潜在事故的发生,几年来未发生*起因.三方破坏引发的管道失效事件和违章建筑。

管道保护意识全民提升。几年来,对涉及天然气管道保护的40余处工程项目,通过协调地方.与村民或自行出资,或调整方案,为石油企业节约管道保护资金近500万元。

 

3 结论及建议

 

(1)提高全民天然气管道保护安全意识,通过人防、物防、技防和企地联防等举措,构建管道保护网格化防控体系,是能够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。

(2)在管道保护的诸多环境风险管控中,地方.的作用举足轻重。通过地方.的重视,将管道保护工作纳入城乡规划与建设中,整合规划、建设、*土、安监、环保、交通、水利等相关部门资源,齐抓共管,形成合力,严厉打击违反《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》的犯罪行为,对破坏管道设施的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。

(3)石油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。要在确保管道本质安全的前提下,加大管道保护的外部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的投入,充分运用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手段,建立完善管道防护的“天网”系统。

(4)强化企地联动机制建设。通过不断完善企地三*工作联系机制,建立联合应急响应机制,为管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。

 

参考文献:

薛辉 杨学青,中缅管道途径典型地质灾害影响区域的设计与建设[J]油气储运,2013.(12);1320-1324

 

作者:雷达,男,1973年5月出生,1993年毕业东观石油技校,现就职于中*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储气库管理处,工程师。

176 2176 6665 Send SMS